在四川成都高新区的一幢办公室里,有一间不足百平方米的办公室,这里是一家年轻的科技公司所在地。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是一位年仅22岁刚刚跨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夏思琪。
从“V_vin”开始
来自自贡农村的夏思琪,家境贫困,靠着国家助学贷款,2003年他考入西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完成学业,还清贷款,还要帮助父母摆脱艰苦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夏思琪说。
为实现这一愿望,夏思琪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从散发宣传单、卖报纸到推销药品、做家教,可以说一般大学生们干过的兼职工作我几乎都干过。”打工的经历让他积累了不少经验,也使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于是,2005年9月,他找来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取名“V_vin”,即“wewin”的意思,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自主创业
从喜欢打游戏,到探索游戏的奥秘,夏思琪将公司定位在IT业,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外包、电子商务、网站平台运营等。公司成立之初,需要资金转运,但钱从哪里来?夏思琪决定主动出击,寻求支持。
凭着一腔热血,夏思琪拿着网站平台运营策划书来到一家房地产公司,趁保安不注意偷偷溜了进去,直接敲开了该公司总经理的门:“这是我的商业策划书,请您看一下!”
“也许是我冒失的行为让那位总经理感到有些好奇,他居然认真把策划书看了一遍。”夏思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有创新的亮点,但还不成熟,没有商业气息。”这位总经理对策划书的评价,给了他鼓励,也给了他更多思考。
随即,这位总经理表示愿意出资20万元支持他的这份方案,但条件是夏思琪毕业后要到他的公司工作3年。无论是20万的资金支持还是工作3年,这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机遇。但是,夏思琪却拒绝了,他决定在自主创业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成功秘诀
经过一年时间的摸索,夏思琪在创业团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一家科技公司。从团队到公司,成员都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因为没有社会经验,在摸索中前进,也就免不了被绊倒。
2006年10月,一家公司想运营一个网站平台。面对这项业务,夏思琪决定放下其他一切事情,垫资研发。“当我们把用近一个月时间熬更守夜做出来的数据和方案交给对方试运营一段时间后,他们竟说方案不成熟,暂时不做了。这对刚起步的公司来说是致命的一击。”夏思琪苦笑着说,“其实这家公司网站平台的运营已经见效了,我们被利用了。此后,在谈判中我也学会了策略,以应对不同的情况。”如今,公司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磨砺,已经走过了最初艰难的摸索阶段,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夏思琪说,在刚结束的网站平台运营项目中,他带领公司骨干员工在1个月的时间里,足不出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饿了,方便面、馒头随便吃上几口;困了,靠在椅子上打个盹。他的朋友这样评价他,“非常有毅力,能吃苦,工作起来很拼命。”
当问到成功的秘诀时,他说了四个字:坚定不移。“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或来电021-60536628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