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暴和霜打后,羊毛产业损失惨重,一季度羊毛市场价格跌至历史低谷,从二季度起羊毛和其它原料一起,在20国首脑会议和各国采取的经济措施挽救下,在非美货币连续升值的带动下,国际羊毛市场一路上扬。2009年是羊毛价格回升较快的一年,是回归羊毛天然纤维价值的年份,代表国际市场价格主体的澳毛,美金价格曲线图,如同老师批改作业样打出了个“√”。
2009年国际羊毛市场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生产信心不足羊毛产量锐减
近些年来,牛羊肉的价格的连连上涨,驱动了羊毛主产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等地畜牧业转产的倾向。从2008年起国际市场羊毛价格一路下跌,尤其是下半年的金融危机加剧了价格暴跌,极大地挫伤了牧民饲养产毛羊的信心。正如国际毛纺织组织(IWTO)在今年年会报告中指出的,过去的十几年来羊毛产量持续减少,09年已超过一半。
澳大利亚:是羊毛产量大国,也是减少量最多的国家。这个以生产美利奴羊毛为主体的国家,2009年预计的剪羊毛产量只有33万吨原毛,全年拍卖市场提供的总包数1972889包,比08年(2176928包)减少了10.34%,主体细度的羊毛下降情况可观,部分过去常用品种规格的羊毛经常没有拍卖,产量是二十多年来的最低。我们从图2(下一页)中看到21微米和22微米大幅减少的情况。
新西兰:也是一个羊毛减产较大的国家,09年参拍的细支毛和中等细度的羊毛次数锐减,据该国供应商反映,有的品种组织成批量货源需要时间的积累,有价无货的现况在今年屡见不鲜。在新西兰羊毛局的报告中写道,2008/09羊毛年度,绵羊数量再次下降11%,减少至3420万头。羊毛产量比上一年度减少了5.2%,原油毛的总产量(包括灰退毛)为18.83万吨,净毛产量约为14.6万吨。
乌拉圭:2008/2009年度的绵羊头数下降4.5%,羊毛产量从3.7万吨原毛跌至3.4万吨。中国:09年可供精纺用的细羊毛也明显减量。
多个主产国的羊毛减产,使得世界羊毛产量下降的趋势令人担忧。
(二)汇率主导市场价格风险加剧
08年金融风暴中汇率的震荡最让人惊心动魄,09年的汇率依然使人们始料不及。3月下旬非美货币开始对阵美元节节攀升,连续35周的美元贬值,助动了澳元、新西兰元不断升值。表现出09年国际市场澳毛美金价格的行情走势复制了澳元对美元的汇率走势。正是汇率的攀升抑制了澳毛、新毛价格的回升。
09年澳毛指数以760澳分/公斤净毛开盘,折合499美分/公斤;2月27日跌至722澳分/公斤净毛的最低价,折合469美分/公斤;3月下旬开始震荡攀升,年终收于879澳分/公斤净毛,折合790美分/公斤,全年澳元的涨幅15.66%,而同步的美金价涨幅58.32%,这一同时不同步的涨幅正来自于汇率的拉动。
平稳多年的新西兰羊毛在这次金融风暴中价格下跌的更惨,粗支杂交毛跌破了300新分/公斤净毛,在汇率的抑制下最低6月18日跌至262新分/公斤净毛,直到11月份才回升,年终收于302新分/公斤净毛。
非美货币汇率的升值,即增加了羊毛贸易风险,但又为全球原材料市场的复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编辑:高原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或来电021-60536628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