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家纺网讯】作茧自缚是蚕的本能,为了利用蚕丝,人们要通过缫丝、漂白、整形等系列复杂的工序进行加工整理。如今英山县茧丝绸产业化办公室(下称茧丝办)引进新技术并创新改进,培育出了“聪明蚕”,在上簇吐丝时不再作茧了,而是1000多条蚕全力“合作”造出“平板丝”。
6月11号,我们应邀来到湖北省英山县金家铺镇六口塘村的一处新型养蚕基地,县茧丝办的干部职工们在这里忙忙碌碌,这里没有传统养蚕室的药味和死蚕臭味。几间整洁的房子里,不见传统的茧簇,只见一张张平整的细铁丝“床”,在“床”上密集地爬满了上千条正在吐丝的蚕,在蚕的下面,一张“平板丝”已经成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几个人反复检查摸索了半天,确认是这些小精灵的“杰作”。
平板丝
英山茧丝办主任曾毅介绍说,他们利用蚕的趋光和趋高特性,制作了特殊的养蚕簇具,经过三年来的10多次试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饲养工艺,终于在蚕吐平板丝的养殖技术上取得了成功。
在英山县有多家蚕丝被生产厂家,近十年来产品一直走俏。对他们来说,使用蚕茧和平板丝来加工蚕丝被有很大差别:一是减少了缫丝整形等复杂工序,直接减少生产成本;二是在拉丝整形上减少了80%以上的人工;三是传统拉丝整形后要用缝纫机定位、防止蚕丝脱位,而使用平板丝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千条“聪明蚕”合作织成的平板丝非常牢固。四是使用平板丝加工的蚕丝被又是其中的精品,价值大为提升。
其次,平板丝没有了缫丝这个工序,很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对空气和水的污染,因此这个技术是非常环保的。
除了制作蚕丝被,平板丝还能用来制作保暖衣服、高档内衣、蚕丝面膜、高档墙纸、高档丝质工艺品等,用途广泛,附加值无可限量。
因此对于蚕农来说,平板丝是“皇帝的女儿”.
我们希望在大别山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聪明蚕” 能帮助更多的农民致富,“平板丝”能促进中国传统的“丝绸之路”更加广阔。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或来电021-60536628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