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家纺网讯】在真爱集团大规模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背后,是众多外贸主导型企业转型升级求突破的努力。他们希冀摆脱产品走外贸渠道、以量取胜的低水平竞争层次,转而打造和提升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参与以质量和品牌为主的更高层次竞争。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提高人员素质做起。
学以致用降低经营成本
据真爱集团办公室主任朱彩霞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和该公司合作举办的MBA研究生课程班,主要课程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通用型课程,包括财务、人事、营销等,第二部分是根据真爱公司发展需要设立的课程,包括目标绩效、精细管理等。除了获得结业证书的45名中层管理人员,10名股东也参与了脱产学习。其后则把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请到公司集中授课,公司其他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可以前往听课。
“包括我们的董事长、总裁、副总裁等,只要抽得出时间,都会到课堂听课,总裁甚至一课不落听完了全部课程。”朱彩霞说。
据介绍,通用课程每位学员的学习费用为2.84万元,真爱集团为此共支付了100多万元培训费用。根据真爱集团具体情况设置的课程另外计算收取费用。
朱彩霞告诉记者,尽管费用比较高,公司董事长郑期中却认为这笔钱花得值。一方面,企业想要留住人才,需要给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福利。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正是企业留人的举措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管理人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管理过程中,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可资佐证的事例是,真爱集团在金东区的分公司改变以往较为粗放的管理方式,管理层把学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移植到具体运行管理活动中,大幅降低了企业的产品库存,从而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益。
企业转型急需人才支撑
据记者了解,大型企业舍得在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上花大钱,很大程度上是缘于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变和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
真爱集团早期以纺织品的生产和外销起家, 最终,真爱集团选择了从外贸向内贸转型和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为了开拓内销市场,真爱集团成立了销售型公司真爱美家控股公司,采用连锁和直营模式,打造以床上用品为主的高质量内贸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为此,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真爱集团全部淘汰低端的纬编机器,进口了德国先进的经编机器,生产工序更为复杂、质量更好的纺织品,并收购了浙中地区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浙江维双电子商务公司。在公司多元化发展方面,“真爱”先后大规模进军化纤和房地产行业。
“要做百年企业,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走内销的道路;要立足内销和自有品牌,就必须有高水平的产品质量管控和品牌运作能力;要提高质量和品牌,要多元化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支撑,这正是我们愿意掏百万元培训中层管理人员的动因。” 朱彩霞说。
朱彩霞还告诉记者,除了和中国人民大学合办MBA课程班,去年真爱集团还和用友公司签订协议,用两年半的时间对真爱公司的管理进行规范化改革,这一项目真爱集团又投入了上百万元。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或来电021-60536628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