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家纺网讯】在纺织行业经营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国家如果大幅提高下年度棉花收储价格,势必将增加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使得纺织企业经营雪上加霜。
进入4月份,国内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花主产区都开始进入棉花播种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稳定棉花价格对于提高棉农种植积极性,进而稳定棉花种植面积非常关键。而新金融记者近期也了解到,目前国家针对棉花上下游产业制定的诸多政策措施正面临着两难选择:一则要防止棉价大幅下跌,保护棉农种棉收益;一则要考虑纺织企业的经营现状,促进纺织企业开工生产。无论是下一年度棉花收储价格的确定,还是棉花滑准税进口配额的发放,无一不显现出政策抉择的慎重与艰难。
收储价选择困境
为稳定棉价、提高棉农种植积极性,3月初,国家提前公布了下一年度棉花收储价格,相比上一年度每吨提高了600元,至20400元/吨,这次提价,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了慎重考虑,对各方利益进行了认真权衡,一方面价格不能太低,要保证棉农不能亏本经营,另一方面又不能太高,要考虑下游纺织行业的承受能力。因此,虽然价格较去年19800元/吨的价格提高了600元/吨,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棉农的普遍心理预期都要高于这一价格。
“每吨提高600元,也就相当于每斤籽棉提高1毛钱,每亩地增加收入50元左右,相比种植粮食还是要低很多。”山东地区一位棉农告诉新金融记者。 “这个价虽然没有赔钱,但也赚不着钱。现在国家对粮食的收购价格越来越高,而种植棉花又费时耗力,种植棉花的人力成本越来越贵,按目前这个价格销售,还不如种粮食,或者干脆出去打工更划算些。”
由于种植棉花相对于其他农作物而言缺乏竞争优势,2012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存在明显下降的趋势,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3月份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植棉意向面积较去年下降9%。在新棉种植结束之前,实际种植面积可能会出现一定调整,但2012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明显减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此前,按照目前棉农植棉成本的增长情况,市场普遍预期2012年棉花临时收储价格或将上调5%,如果按去年19800元/吨的价格测算,即每吨大约提高1000元,但最终仅提高了600元。一些市场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棉花收储价格的提高幅度远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考虑到了目前国内纺织业面临的生存压力。
国都期货棉花产业研究员刘春芳告诉新金融记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棉花需求持续低迷,而内需增速也在放缓,不少纺织企业反映,目前很少接到大订单,基本都是中小订单。此外,纺织企业经营还面临着劳动力、用电、资金等成本持续增加,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增大等突出问题。在纺织行业经营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国家如果大幅提高下年度棉花收储价格,势必将增加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使得纺织企业经营雪上加霜。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或来电021-60536628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