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家纺网讯】中国纺织之乡刮起“产业升级”旋风
河北雄县和高阳县分别位于白洋淀的东北和西南,两地距离只有60公里。高阳县是闻名于世的中国纺织之乡,雄县产的纺织机械在江浙等纺织大省早已遍地开花,而近在咫尺的高阳县雄县两地纺织和纺机企业却几乎老死不相往来。
10月20日,在有关部门和两地企业的努力下,两地纺织产业链实现成功对接,立刻在中国纺织之乡高阳县刮起一股强劲的“产业升级”旋风。
高阳纺织产业亟待升级
据高阳纺织商贸城管委会臧哲辉主任介绍,高阳县纺织业始于明末,改革开放后纺织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毛巾、毛线和毛毯三大特色产品中,毛巾类占全国市场三成以上,毛线类占全国两成以上,毛毯类占全国两成以上。高阳毛巾行业规模大、市场完善、历史悠久,有毛巾企业3000余家,其中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就有600 多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欧、拉美、非洲等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高阳纺织商贸城常驻商户1200余家和流动商户1468家,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毛巾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品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年成交额4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专业市场。高阳先后被评为“中国毛毯之乡”、“中国纺织基地”。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改变,对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阳的毛巾产品也正在不断提升,毛巾企业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在不断调整升级,让“高阳毛巾”这个区域品牌越叫越响亮。
然而,高阳县大部分纺织生产企业和家庭作坊中,都在使用陈旧的纺织机械,生产效率低下,能耗高,还存在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现象。产品附加值低,其中利润十分微薄,主要是靠庞大的生产能力而获得较少的收益。与外地一些先进的纺织生机企业相比,高阳县纺织行业亟待升级。而产品升级的最主要的是采购现代化的先进纺织机械,动辄上百万元的投入又是许多中小企业无法下定决心,万一决策失误就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瘫痪或破产倒闭。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或来电021-60536628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