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产业作为纺织大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繁荣市场、扩大就业、出口创汇、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发挥和正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家纺企业已有2万多家,且不仅纺织、服装企业向家纺延伸,很多其他行业也看中了家纺业,加上外资助推,原有竞争者纷纷调整和转型,竞争逐渐升级。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以“罗莱”为代表的第一军团和以地方强势品牌为代表的第二军团企业逐渐形成,前者逐步加快全国扩张的步伐,渐成行业主导之势,后者以地域优势雄踞一方,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有权威预测,在未来10年中,家纺消费市场每年的增长率将不会低于20%,家纺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亮点之一。
在家纺产业界,素有“世界家纺看中国,中国家纺看江苏,江苏家纺看南通”之说。南通有着悠久的纺织历史,以民间手工染织而成的蓝印花布、南通土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19世纪末,清末状元张謇先生以此为基础,兴办了大生纱厂,开创了近代民族机器纺织工业之先河,使南通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纺织工业基地。百年沧桑,斗转星移。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推动,使南通的纺织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结构趋于优化的产业体系。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南通家纺在纺织工业中异军崛起,位于海门市的三星叠石桥市场和通州区境内的川港志浩市场,从起初的农工贸产品集散地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家纺生产基地和家纺专业市场。
纵观南通家纺产业发展概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1、市场龙头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南通家纺产业集群起步于市场,又反过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和通州志浩面料市场分别于1982年和1987年开始兴建,历经80年代初创时期、90年代成型阶段和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南通专业市场最响的品牌、民营经济发展最亮的风景、全国家纺产业工贸联动和集聚度最高的典范。南通的家纺产业主要集中在海门市的三星、天补、德胜和通州区的川姜、金沙、二甲等乡镇及周边一带。在这些地方,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涉及家纺产业的生产经营。随着海门叠石桥家纺城和通州中国南通家纺城改扩建工程陆续运营,市场效应愈发明显,形成了市场+企业+作坊的生产销售模式。集群地规模以上企业纷纷以做大市场为中心、扩大销售为目标、推出新品为手段,注重上下游链接和配套,使集群地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6+1”的产业链日趋完整,在后工业化时代的产业链竞争中优势明显。如今有一支5000多人的南通家纺营销队伍,通过建立600多家直营店、特许经营、店中店、网络店铺等多种经营模式,使南通家纺产品畅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乃至国外市场。在市场的带动下,南通现已有各类家纺企业两千多家,家纺个体工商户2万多户,从业人员达20多万,年销售额超600亿元,年出口供货额超6亿美元。南通家纺产业把研发作为发展的关键,产品由中低档逐渐走向中高档,尽管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欧美市场不景气、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同质化竞争带来的价格战日趋激烈等众多困难的情况下,总体上仍保持了生产和出口平稳增长。2009年上半年,海门市的家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9.56亿元,通州区的家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72.34亿元,均比2008年增长10%左右。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或来电021-60536628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