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家纺网讯】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会成为中国家纺经济复兴时代的加速器,行业、企业的业务模式和赢利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新一轮的企业竞争拼的将是技术创新,而其核心则是成本优势。在这个大方向下,还需要更多的实现路径。
宏观政策下的创新赢利点
记者年初采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东辉时,他曾经强调:“2009年是家纺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希望企业适应产业的新形势、新变化,调整发展思路,制定长远战略,争取赢得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家纺企业一定要坚定信心、应对风险、转型升级、稳健发展。”
在当时看来,没有人能够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是否沉到谷底,人们宁愿将经济形势想象得更“灰暗”一些,这样可能会在行业预警中增添砝码。
面对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政府旨在保增长、扩内需为主的扩张性经济政策直接托住了中国家纺产业,同时,中国家纺企业在危机中调整策略、削减成本、缩短战线,迅速实现扭亏,体现了较强的市场应变力和竞争力。
2009年,中国家纺企业在如下三个方面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更大突破:一是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型组织,成为全员的共同追求,使创新成为企业永恒的主题;二是强力推进以节约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经济、安全经济、高效经济为特色的自主创新;三是推进家纺技术的自主创新,巩固和扩大中国家纺在世界同行业的领先优势。
另一方面,家纺企业间的上下游合作成为2009年的主旋律。今年举行的上海家纺博览会向业界发出了一个信号——企业将通过深层合作实现共赢。
上海家纺博览会上,家纺业出现上下游“无缝对接”的可喜一面:原辅料供给商开始协助或者配合家纺成品企业打开消费者市场,家纺成品企业也加强了与上游企业在技术、成本方面的合作,在品牌建设、提高终端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上进行增值,优化服务,这些成为家纺上下游企业实现共赢的必要手段。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或来电021-60536628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