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 行 情 人 物 展 会 人 才 特别策划 品牌动态
十大家纺品牌排行榜
十大窗帘品牌排行榜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品牌动态 > 正文

艺达家纺“三个转移”打下一片天

发布:2010-11-18浏览:来源:www.tex68.com编辑:柯蓉

品牌家纺网讯】作为文登家纺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艺达集团始终有着高瞻远瞩的超前目光。早在2000年,集团就果断提出了“三个转移”的新思路,实施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生产加工型向贸易经营型、由资金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移,在行业内率先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引进高新生产设备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开启了传统鲁绣在文登的“艺达飞梭时代”。

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

走进艺达集团的生产车间,印象中人头攒动的密集型劳动场面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先进的生产设备在紧张有序地“劳作”着,在一两个人的操控下,几分钟便会有一床柔丝被下线。

“这是飞梭电脑彩绣机,每台价值300多万元,1048根绣针可以同时工作。”艺达集团党委副书记张鹏超说,“原来需要几百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2-3人就可以承担,生产效率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不可同日而语。”

艺达集团曾是一个单纯依靠出口加工赚取加工费的家纺企业,2000年前后企业用工达到了高峰,全厂职工近3000人,一线生产员工达90%以上,另外厂外加工点还有近万名农村妇女。与老外打过几年交道后,艺达人发现,产品的出口价格受制于“老外”,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时,企业就会有起伏。“特别是金融危机时,企业抢订单做,生产成本已经控制到最低,但因生产方式落后,利润空间还是越来越小。”采访时,张鹏超坦言当时企业所遭遇的窘境。

为此,艺达集团提出要进行一场旨在转变企业经营模式的“革命”。2000年,艺达集团就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率先用高新生产设备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开始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彻底从“人海战术”中解放出来。他们先后投资2.6亿元从瑞士引进了61台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梭电脑绣花机,投资8400万元购置800台多头电脑绣花机等大批成套先进设备,将原有的手绣、小机绣、万能机绣等生产效率低下的劳动方式彻底淘汰。不仅如此,全自动拉布机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裁剪;整烫由原来的电熨斗改为了蒸汽熨斗。技术革新后的艺达集团已经成为同行业中拥有先进设备数量最多、档次最高的企业,设备优势十分突出。

在加强技术改造的同时,艺达集团在用工方式上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一线工人数量骤减,高层次、高素质的研发、管理、销售等专业人才增加。他们先后与山东工艺学院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合作,吸纳优秀人才到企业任职。为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艺达集团组织大批市场调研队伍,从款式、花色、材质等各方面考察国内消费者的喜好、消费特点和消费档次,并在设计中注重融入适合当地消费者的文化理念。为推广品牌形象,他们组建专业的设计队伍,包括环艺、包装等各方面的设计人才。自艺达集团实行战略转移以来,新增知识型人才200余人。

2009年春节过后,许多企业遇到了“用工荒”,家纺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但艺达集团却因为提前完成了经营模式的转变,平稳渡过“用工荒”。采访中,张鹏超说:“招工难实际上就是提醒企业,结构调整已经刻不容缓,大量的用工应该从低附加值企业中解放出来,转移到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能消化更多人力的第三产业中去。对企业来说,解决‘用工荒’的根本办法就是调整升级少用人,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工。如果总是走以前拼人力的老路子,‘用工荒’就是不可避免的。”

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完美转变,使艺达集团拥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前进的步伐变得迅疾而轻盈。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或来电021-60536628删除。

1 2 3
关键字: 艺达家纺 艺达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在线帮助 | 隐私声明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客户端

Copyright © 2009-2024 Tex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品牌家纺网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在线投稿及友链交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热线:400-616-9698 广告投放热线:13120862396

声明:图片及内容来源于公共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