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小平
——评《中国家纺文化典藏》:打开中国家纺文化的绚丽画卷
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家纺文化典藏》(以下简称《典藏》)堪称蔚为壮观。全书纵贯中华古今数千年文明、横跨家纺文史、工艺、设计三大领域,经纬辉映,锦绣铺陈,打开《典藏》,犹如打开一幅色彩浓郁的家纺文化绚丽画卷。
“家纺”产品及其文化,历史悠久自不待言。然而将其确定并纳入现代纺织品消费与生产的格局,却蕴含着一个重要的产业观念更新。在我国历史上,纺织业作为国计民生重要支柱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不仅古有“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进入近现代,以纺织品商贸为主体的生产性市场往往还是现代产业经济崛起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学者对明清盛泽的经济史研究兴趣甚浓。以笔者数年前到过该镇的印象而言,这个以小桥流水、青砖黑瓦造就的江南丝织业古镇,确实见证着一部由桑农、机户、牙行、客商交织而成的生活史,连接着一条中国传统织造经济从阡陌走向城镇、从家庭副业走向市场经济的历史长河。但是,“纺织品”生产的概念,从终端消费的角度来看,其重心仍在生产资料的生产,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国发达的纺织工业仍以保证生产及生活用纺织布料的生产为主线,而与纺织品的生活应用端无缘,表现在生产内容上,与衣饰生活直接相关的消费品生产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应地,在为生活日用品设计提供专业知识的相关学科中,这一领域也被庞统地称为“染织”。
“染织”二字,其工艺内涵甚为清晰,但至于为谁而“染”、缘何而“织”,则长期以来语焉不详。随着“服装”、“时装”、“服饰”等专业概念逐步浮出水面,“家纺”的专业概念应运而生。“家纺”一词为“家用纺织品”的简称,与英文的“Hometextile”对译,十分妥贴。也十分传神。如果说,各种用于个人服饰的纺织面料为“个纺”,那么用于各种小“家”(家庭)及大“家”(公共场合)的纺织品无疑应为“家纺”。加上“工业纺织品”,三者共同构成当代应用纺织完整的产品格局。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QQ:2570438332或来电021-60536628删除。